越滑越焦慮?:用交友軟體打破對男人的刻板印象
從小到大, 女人一路走來的學習過程是偏向理性的、要有效率的;我們常常去背抽象的公式,以期能快速得出答案;我們從經驗歸納出原則,預測答對的機率;我們總認為失敗是不好的、成功才是唯一能被欣賞的果實。
可是後來會發現,這些偏向左腦的運作方法,用在感情上,或者選男人時,不一定會順利。
以交友軟體為例子。
首先第一關:男生的照片。帥的,妳可能會擔心他是花心渣男、或者是詐騙集團,使用盜圖來騙錢、或者修圖修很大,實際見面一定有落差。
於是妳不敢向右滑。
至於面相一般的,或真的不那麼帥的,妳可能又會從面向學來預測,他可能個性很暴烈、他上唇太薄一定講話很刻薄、他大概是沒什麼才華的普男、或者他可能是個怪咖……
但請先等一下。
剛才的那些猜測,就只是猜測,對吧。那些聯想,是從我們個人有限的生活經驗,歸納出來的。但實際上,兩個人都還沒有見過面,妳要跳過這一位、下一位……到最後,會發現當自己把篩友規則收得太緊,最後出現的待選名單,也不一定是看得上眼的。
規則之下總是有例外 交友軟體的資料庫那麼龐大,每天也都一直有新男人不斷地加入,況且我們自已所謂的規則,其實有很大一部份是刻板印象;那是對男人的刻板印象、也是對自己的喜好,劃地自限的刻板印象。
其實妳仔細體會一下,當兩個人都還沒有見過面,女人就先對著手機螢幕的照片,批評他、分析他、看不起他、指責他……不論照片背後的人是真是假,但我們的心念,會容易變得越來越酸、越來越冷、越來越多刺; 而這種心態在兩性相處上,其實會讓男人在潛意識裡,都能感受到不舒服;即使隔著很遠的距離,也能收到這種訊號。
上面只是單純以照片來舉例;如果連同交友軟體上常見的個人資料,例如收入、學歷、住家地點、身高、星座、年紀......女人若針對每個條件,都嚴守某種不容撼動的前提,則妳會發現,能選的人不多、跳過的也許會有遺珠之憾。
這時女人就會好想刪掉交友軟體,覺得它好虛無又令人挫折。虛無與挫折,是因為都還沒有出去見面,就先把自己關在條件裡面了。
誠如 <哈佛XGoogle 行為科學家的脫單指南>一書所言,人不是商品,無法像3C產品或家電那樣,用條件來事先作客觀的衡量。人,是屬於經驗品,需要用真實見面的互動來感受對方。 即使同樣的條件,但不同的男士,互動起來還是有不同的感受。
因此每一次約會完,都要去問自己:今天的感受,是什麼。
人是經驗品
以我自己為例子,以前我只跟比自己大上至少十歲以上的人談戀愛,因為我覺得男人要老一點的才比較成熟。但天知道其實男人的熟度,跟年紀不太有關係,而是跟他內在的歷練與反省力有關。在許多次跟「熟男」失敗的戀情之後,交友軟體上我設定的年紀範圍,就改成上下拉出一個較廣的區間。比我老的,或比我小的,都歡迎來約個會;穩重的個性有他的魅力,但輕快的個性也有他的熱情。
「我會好好珍惜妳的」,比我小六歲的男人,在第二次約完會之後,害羞的傳來他的決心。他每一次交往的女人,都一定比他大。六歲的差距在他來看來是最少的一次。我聽了無法相信自己的耳朵......
「妳今天上班還好嗎?」比我大八歲的男人,在第一次約完會之後,體貼的傳來關心。年齡與閱歷沒有讓他成為愛說教的個性,他反而是個輕聲細語耐心傾聽的男子。
經驗沒有分數高低,失敗更是最珍貴的過程。有時所謂的 「不適合」,反而會映照出妳內心真正想要的特質,那樣的特質與關係輪廓,會隨著妳跟越來越多的男士見面、約會之後,慢慢感受出來。
但在走過這樣的歷程之前,請先盡量把過篩的條件放寬一些,把配對的目的,設定在「盡快出來約會看看」;讓自己真實的浸泡在約會的場景裡,而不是理智大腦的預判裡。
然後,開始在每一次的約會,刻意練習女人外陰內陽的能量,把每一位來見面的男士,都用人與人之間互相欣賞的角度,作為出發點。就算不適合,也能練習好好說再見。
慢慢妳會發現,向妳靠攏過來的男士,素質會越來越不同。我不知道那是因為吸引力法則,還是意念量子力學的作用;但這樣的轉變,真的發生在我身上。
至於什麼是女性外陰內陽能量?在約會的時候,要怎麼練習?在這堂線上分享會裡,我會為妳說明更多。
Comments